2019国家电网二批校招考试试题:法学类每日一练(11)
5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
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
C.人民当家做主的集中体现
D.上升为法律的人民的行为规范
52.公民有纳税的义务,这是: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53.在下列选项中,有关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习惯法可以转化为国际条约法,国际条约可以发展确认为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是最为主要的国际法渊源,特别是当今世界,国际法的创立主要依赖于国际条约的产生
C.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类似,也是成文法,也有一个准国际法律文本来表现国际习惯法的原则、规则和判度
D.国际习惯和国际条约互相补充,各自发挥调整国际关系的作用
54.下列关于各种立法文件的效力问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B.部门规章的效力与省级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平行,但高于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C.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低于本级和本级以上地方性法规、上级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
D.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在地位上与地方性法规类似,但对上位法的内容可加以变通
55.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公法和私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扫码关注zgdwzp
51.【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从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其实质内容来看,其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从其社会作用来看,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是国家强制执行性与人民自觉遵守性的统一。故本题答案为A。
52.【答案】A。解析: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将法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作用、强制作用。其中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者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教育作用,是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诱导影响。评价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进行判断和衡量。强制作用,是指法律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本题中,公民有纳税的义务是法律提供给公民一个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必须纳税,所以可见公民有纳税的义务是法的指引作用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A。
53.【答案】C。解析: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不同,它是“不成文”法,它没有一个国际法律文本来表现国际习惯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
54.【答案】B。解析: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中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A项正确。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故B项不正确。《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C项正确。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55.【答案】B。解析: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法又称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故本题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