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行测如何做到有“备”无患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的一年,大家满怀期待迎接鼠年的到来,但是,开年疫情便席卷整个中国,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也影响了每一位为未来做准备的学子。虽然疫情严酷,却总有春暖花开的时候,在疫情结束后,每个人还是要走上生活的正轨,每位学子也要继续复习备考。今天,临夏中公教育老师就带大家了解下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该如何做准备。
国考行测科目一般分为五大部分,每个部分有不同特点,因此我们也需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部分,要有相应的具体的解题思路,最终能够做到有“备”无患。
一、常识判断
考生对于备考常识判断常常调侃道:“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其实这样的调侃并不为过。因为常识判断考察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考察繁杂、包罗万象,复习难度较大。但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所以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做到积累常态化,侧重日常生活点滴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尽量的多拿分。但是,对这一部分的备考也不可过于“执着”,要有所取舍,不可占用过多专门的时间去进行复习,对各类知识有所了解即可。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道题,在整个行测考试中占比较大,是每位考生的务必要拿下的部分。这类题目主要考察题型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三种类型的题目,同时在高考副省级考试中也会涉及文章阅读。
(一)逻辑填空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词语含义以及文段语境的了解。很多考生对待这类题目的态度就是“三分靠努力,七分天注定”,把这类题目完全交给自己的感觉去处理。其实,这类题目的备考,主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积累,积累好比就是储藏弹药,只有有了足够的弹药,射击时自己才不会心虚。如果不积累词汇,遇到一道题目,整体文段意思能够理解,但就是因为不知道选项词语的意思而出错,很是遗憾。第二,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一般情况下,逻辑填空题目都会在题干中有相应的提示信息帮助我们去确定选项,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有通过文段提示信息解题的意识,答题不能完全靠感觉。
(二)片段阅读主要包括主旨观点题、细节理解题等,这类题目特点是阅读量较大,句间关系微妙。但是这类题目在言语部分方法性也是很强的。所以在备考时大家要注意通过主题词筛选、行文脉络分析等方法帮助自己解题。
(三)语句表达考察题量占比不大,语句表达主要包括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两种题型,其中语句排序题方法性较强,关键在于通过掌握首尾句排除法、标志词等方法快速找出答案。而对于语句衔接,需要结合主旨观点、逻辑填空等题型的思路,以及自己认真仔细的阅读去综合思考。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测查报考者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这一部分是许多考生非常头疼的部分,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其实就是直接放弃,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数量关系虽然思考时间较长,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每年却相对固定,而且对于题目的难、易设置却相对均衡,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简单题目优先做,复杂题目放最后,争取能够把能够得到的分拿到手,对于特别复杂的题目,要在平时多练习,提升自己的解题速度。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一)图形推理题目难度较大,考察知识点较多。对于这类题目,一是平时要大量练习,保持题感;二是要学会观察图形相似度,根据不同的相似度选择不同的解题思路。
(二)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属于半常识类题目,大家准确率也相对较高,这类题目在备考时大家需多加训练,保持对题目的敏感性,不要因粗心丢分。
(三)逻辑判断这类题目规律性较强,尤其是必然性推理,将推理规律牢记于心即可,而对于可能性推理,大家在备考时要注意提取题干的论证主线,掌握一些常规的削弱或加强角度,同时要能够学会归纳题干信息,排除题干背景知识,结合言语理解去作答。总之,逻辑判断这类题目必须要全力拿下,因为相对于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是能够拉开分差的题型。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资料分析几乎可以说是行测考试的“性价比之王”,因为这类题目虽然篇幅较长,数据较大,但是题目分值较大,方法性较强,各位考生如果能够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概念,这类题目的准确率还是相对较高。大家千万不可对这类题目有所畏惧,虽然这类题目披着数学的外衣,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考察大家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大家在备考时一定要重点复习,通过大量练习将技巧内化于心,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应用自如。
经过以上梳理,希望能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给给位考生传递对于行测备考,还是要对不同部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总之,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对2021年国考行测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