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医学生的未来规划建议
说起医学生为何学医这个话题,临夏中公教育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学医人都有发言权。有因为是不学数学的,大部分人学医可能就是想学一门手艺,毕业后不至于面临失业,医生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受人尊重。有觉得穿上白大褂帅气然后学医的,还有的人学医不是选择,是被选择,种种原因导致的自己最终选择的医学这条道路……
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的学医,最后既然大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现如今医患关系也是日趋紧张,医闹事故也是层出不穷,让很多医生感到心寒。所以小编也在这里呼吁大家,医生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但医者也是人,不是神。希望大家都一些体量和包容,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要做一名好医生,我们也应当当一名好患者。
给医学生的未来规划建议
1.学历提升
很多医院设置的第一道关卡就是全日制本科毕业(不含专升本),专科毕业两年有本科同等学历才能考研,这就使继续深造成人本科成为必经之路。
然而高校对专科生的要求接近苛刻,很多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本科生都很难考研成功。
所以想提升学历的大专生只能攻读辅助科室,即使有了研究生学历但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不相符,依旧无法进入好医院从事临床。
但专科生也不要失去信心,专科生也有自己的优势。专科生毕业后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不足,更能意识到充电的重要性,学习动力也更加坚定。
相比而言,本科生考研大多很迷茫,多是为了逃避工作,缺乏持久的学习动力。
只要不是家庭条件过于困难的专科生,一定要坚持努力考研啊!
2.考取事业单位编制
然而考研成功的只是少数,考不上的大有人在。他们去了哪里呢?考编不失为一条出路。
这条路对于学历的限制范围要稍微放宽一些。当然最好的选择是考取本专业的编制,有同学可能会认为考编很难,只要你认真复习,还是很有希望的。
以上所指编制绝大部分针对二甲以下医院、私人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
而且有些乡镇卫生院编制岗位可能并非临床专业,这就面临着转专业,类似麻醉、药师、护理、影像这些。
很多专科生不愿意下基层,可现实和年龄正逼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
当然也不排除三甲医院的一些编制岗位,对专科生有一定的招录。
还有些三甲医院会招医学秘书,就是帮老师收病人、写病历,这个职位的工资不一定,要看老师,一般在 2000-3000 元左右。
3.进修、规培
建议在进修和规培两者之间,优先选择进修。在时间安排上,进修可以定在考编之后进行。
进修可以选择单独只在一个科室进行,这样专业性更强,学的也更有针对性。
国家推出的助理医师全科规培,时限两年。不等同于规培证,更倾向于在乡镇、社区卫生院被认可,如果要升主治,还是要重新进行 3 年制住院医师规培。当然还有部分地区凭借执业医师证就够用。
国家出台的此项政策还是很不错的,到手工资大约在 3000-5000 左右,去规培的主要目的就是开阔眼界,去大医院学习先进技术经验。
4.考证优于一切
助理医师资格证,有些省份可以直接毕业就考取,有的需要工作 1-2 年后可以,要看专科时候是定向培养还是非定向。所以在校时就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做好规划。